调查显示过半参与者不会使用消防栓

 日前,贵阳市一家烟酒店门面蹿起火苗,随后引燃了毗邻的4家门面、1家商场外墙广告牌,经过消防官兵十余分钟的扑救,大火熄灭……昨日,本报读者和网友_身边的消防安全问题发表了观点与看法。
本报记者 詹燕
62%:消防栓设施成“摆设”
网友“回到从前”:我有丰富的“书本和视频理论经验”,但是真叫我使用家庭用灭火器,我真的不会,我对火灾_那两种反应:呆若木鸡或抱头鼠窜。
网友“水木清君”:消防管道等设施倒是有,可年前我们小区一家地下室起火,这些设施却没派上用场,还是消防车来了后灭的火,所以,光有设施不行,还得要全民教育才是“王道”,让大家都知道怎么用,这样发生火灾后_不会无助了。
读者138xxxx6319:我家住的单元楼,每层楼梯拐角处都设置有装有两个灭火器的消防箱,可终年都是锁着的,从未用过,我们也不知如何使用。
读者139xxxx3845:我住的居民楼里的消防设施都成虚假摆设,因为不通消防水,一旦发生火灾,将无法及时自救。
读者138xxxx9147:我会使用消防器材,可我住的居民楼却没有灭火器,如果发生火灾,居民_没办法。希望消防执法人员进行调查处理,排除火灾隐患。
网友“落葉°”:有一次,我家隔壁单元的一家五楼住户因电炉使用不当引起火灾,救火车却被小区里乱停的私家车堵在外面。希望增强小区住户的消防意识,预留、疏通消防道路,防患于未然。
读者139xxxx5050:我住的这个地方,属于“三不管”地区,电线老化,污水乱流,更谈不上有什么消防设施,我的“防火措施”再到位又有什么用呢?硬件设施不到位,讲什么也白搭。
读者139xxxx9690:我所居住的楼房新建好后,各楼层都配齐了消防栓箱。由于缺乏监管,不知何时所有消防栓管带均被盗了,至今也没补上,形同虚设。如果真发生火灾,我看,居民自救只能用脸盆了。
@ 贵州骨头:消防工作关乎公共事业、生命财产安全,它是消防部门的职责与职能。但与其相悖的是,消防宣传不到位,消防设施形同“摆设”,导致火灾发生时群众“手忙脚乱”。作为公共事业的“保护伞”,对于消防工作的宣传普及,消防部门应责无旁贷,同时每位公民也应该树立危机意识,才能在“灾难”来临时不“自乱阵脚”。
网友“文氓”:据我所知,在贵阳,有些商场和小区的消防设施几乎都成了“摆设”,一些消防安全培训,其实也是玩形式,走过场罢了。
31%:有设施 消防意识“到位”
@ 寒雪梦星:我所在房屋均有消防设施,并懂得如何使用,我家邻居有次发生火灾,主人又不在家,好在邻居们都懂得扑救,119消防人员也来得快,大家“三下五除二”_把火扑灭了。
读者187xxxx4498:我平时很重视防火,参加过很多消防演练,常见的消防设备都会用,家里灭火器也是放在干燥易取的地方。
读者139xxxx7871:今年冬天格外冷,我用炉火取暖的同时,对消防安全还是比较注意的。在单位下班后,我都要检查电源并把插头拔下,在家里晚上同样也要检查电源后才敢安心睡觉。
读者151xxxx5253:我曾是一名军人,在消防安全方面受过_培训,所以家里在防火措施方面还是比较到位的。在配备好防火、防电器械的同时,我还不定时地进行隐患排查,确保居住地的安全。
读者151xxxx2603:安全问题须“群防”方能“群治”。平时,我很注意这些方面的防范。记得多年前,点在家里卫生间的蜡烛被我随手放在了水表上,不久,浓烟便从卫生间里面“涌”出,一家人将火扑灭后都还觉得后怕,因为再晚些,水表_很可能发生爆炸。打从那以后,我对安全_特别小心了。
@ 邵晓琪:我曾在学校里学习过消防和自救知识,以及安全用电的常识。为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,睡前或离开时,都要仔细检查家里所有的电器是否关闭完好。在平时的生活中,这种消防意识早已形成了习惯。
7%:从未引起重视。
本文章转自 target="_blank">http://www.czxfts.cn
网站图片
2014(C)版权所有
技术支持:中科四方